疼惜土地 復育諸羅樹蛙 / 謝汶勳
一直以來全聯福利中心積極推動友善耕種,喜見農家直採成員「Mydarling鮮採綠竹筍」農場主人謝汶勳獲得諸羅樹蛙認證標章,更期待未來有更多擁有相同愛鄉護土理念的農友加入農家直採陣容。
曾在臺北當白領族的謝汶勳,因為父親受傷住院,才驚覺祖父母、父母不再年輕了,於是決定回鄉找工作,學的是企管,回鄉初期並不想務農,之後看到改良場開了一系列農耕課程,加上祖父母就是筍農,這才興起當小農的念頭。他表示,祖父母務農的年代,沒有友善耕作的觀念,大家都用農藥,所以不敢吃自己種的農產品,這違背他的經營宗旨,自己的農產品怎麼會連自己都不敢吃?

友善栽種多仰賴網室,受限於資金不足加上小時候看祖父母種筍,便選擇從綠竹筍入手。大林早晚溫差大,非常適合栽種竹筍,更是烏殼綠竹筍的大宗產地。為了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,全聯商品部同仁建議汶勳,試種一些烏殼綠竹筍。

烏殼綠竹筍又稱「四季筍」,外殼呈綠黑色、帶有黑色絨 毛,與綠竹筍相比,價格較低,味道清甜、肉質較嫩,和綠竹筍的清脆口感不同。目前他的農場一半種綠竹筍、一半種烏殼綠竹筍。 友善栽種就是遵循自然法則,拒絕化學肥料, 且不打藥,環境無害,老鼠跑來啃竹筍;有水,蛙類就來產卵。有鼠、有蛙,蛇來了,接著野兔、夜 鷺、老鷹陸續出現了,食物鏈自然成形。汶勳說有捨有得,損失一點竹筍,換來的是乾淨的土地、美好的未來。

諸羅樹蛙是臺灣雲嘉南的特有蛙類,綠背肚白、叫聲宏亮,小時候,大家都稱牠們為「雨怪」,因為一下雨就出現一堆,之後,大批農民砍掉竹林改種鳳梨,導致諸羅樹蛙數量銳減。農場成立後,南華大學老師找上汶勳,希望他能夠參與諸羅樹蛙復育計畫,他不僅爽快配合,還號召從事友善栽種的農友加入。 他指出,我們就在農場內,留幾處20公分深的水漥,供樹蛙產卵,夏天雨水足,不需要費心,冬天雨水少,灌溉竹筍時,順便將水漥注滿水即可。小時候,曾認為蛙叫聲好吵,現在蛙叫聲媲美交響樂。